学生的“学习负担”、“考试负担”的确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但我们必须追问:这种负担来自何处?是因为存在考试吗?考试只不过是对竞争者的一种甄别方式,而竞争的目的在于分享教育资源。只要存在“资源紧缺”和“竞争过度”,就难以阻止学校、家长甚至学生自己加重学习负担和考试负担。因此“学习负担”、“考试负担”只是一种表象,问题的关键在于“资源紧缺”和“竞争过度”。我国目前正在逐步扩大高校招生规模,这种竞争能得到一定缓解。但缓解竞争应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不要让学生从小(甚至小学)就面临过度的竞争压力。如果继续区分重点与非重点高中,特别是继续实行不允许职业高中生参加高考的政策,则初中生的中考压力仍将难以缓解;初中因为大都和高中连在一起(我国中学大都既有高中也有初中),因而在名义上不一定有、但实际上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这就使小学生也面临竞争压力,从而加重学习和考试负担。
另一方面,我国大学“严进宽出”的做法也可能是导致“高考病”的原因之一。而“宽进宽出”是不可能的,“不考而严进”更是无法达到公平合理。因而在根本改革高教体制及社会上的用人体制基础上,实行“宽进严出”之制也许是改革方向。对此,人们已有诸多共识。放低高考门槛,筑高大学毕业门槛,变孤注一掷式的“竞争”为平缓的过程式竞争,这比简单地排斥“应试”要好得多。事实上,我国社会用人体制正在不断进步: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企业用人不得不注重真才实学;另一方面,政府公务员乃至部分领导职位也开始用较为制度化的招聘考试方式进行。这些,无疑有助于改变人们那种只为迈入门槛而奋斗,迈入门槛后通过应付而轻易毕业的现象。
如果取消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应试教育”的问题能否迎刃而解呢?我们可以看一看日本。日本没有统考,但各大学考试竞争激烈,素有“考试地狱”之称,学校追求升学率,家长望子成龙,学生苦读不休,以升学考试为目的的强化补习学校“私塾”发展成为系统性网络。因此,统考与否,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不过,如果取消统考,各高校自行组织考试,则学生在一年内可有多次考试机会,不至于心理压力过重。但如果朝这一方向努力,则仍有许多工作要做,而且最关键的是,如何做到规范、公平。从现在看起来,条件远未成熟。而且这种条件的成熟,似乎是在整个社会风气得到好转有情况才有可能达到,即我们常说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